編劇蘆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或許你不知道蘆葦是誰,但你一定看過他的作品——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藝謀的《活著》、葉大鷹的《紅櫻桃》、讓·雅克·阿諾的《狼圖騰》……這些至今仍被奉為經(jīng)典的電影,劇本的編劇都是蘆葦。
蘆葦被稱為第五代導(dǎo)演的“御用”編劇,也被贊譽為中國電影編劇的“天花板”。作為電影的幕后英雄,四十多年的光影經(jīng)歷讓蘆葦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喜歡通過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大時代的史詩。
怎樣創(chuàng)作出值得細細品味的經(jīng)典作品?編劇蘆葦身上有怎樣的故事?8月23日,在由西安電影制片廠主辦的文學影視創(chuàng)作深度匯談中,記者與蘆葦一起,交流了影視發(fā)展和劇本創(chuàng)作等問題,聆聽了他的光影故事。
從“孩子王”到編劇,“干”就完了!
蘆葦,1950年出生,在西安長大?!拔覐男【褪呛⒆油?,打架是出了名的,現(xiàn)在看來就是個‘壞孩子’。但是打架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不能跑,狹路相逢勇者勝,你必須要上。當你有了這個心理后,就總能打得過?!边@種“干架”的精神貫穿在蘆葦?shù)膭?chuàng)作歷程中,他坦言,創(chuàng)作肯定會遇到無數(shù)的問題,實際上是和自己斗,必須把解決問題當成人生使命?!坝龅嚼щy,退縮是人的本能,但要克服這個本能,‘干’就完了?!?/p>
1976年,26歲的蘆葦進入西安電影制片廠工作,他先是做了兩年的炊事員,后來因為學過美術(shù),就做了西影廠的美工和繪景。
“我都沒想過當編劇,一開始是想當個畫家,那時候除了打架就是畫畫?!碧J葦坦言,自己是在西影廠任職后才想著“既然干了這行,就該學一學這行的知識”,于是他常常跟著導(dǎo)演、編劇、場務(wù)、攝影,看他們是怎么工作的。他逐漸發(fā)現(xiàn),拍電影和畫畫實際是一回事兒,只不過電影銀幕是一幅比較大的畫,而且畫會動而已。
“那時候攝制組討論劇本,我在旁邊經(jīng)??诔隹裱?,說這塊不行,那塊不行,后來人家說‘你說哪哪都不行,有本事你來唄!’我就不服,說‘我來就我來!’?!庇谑翘J葦白天工作,晚上改劇本,寫出來給攝制組一瞧紛紛說好,“最后居然真給拍出來了,反響還不錯。當時吳天明廠長就鼓勵我,你小子不錯,當編劇去吧?!睆倪@里,蘆葦才真的走上了編劇的路,命運的齒輪開始運轉(zhuǎn)。
結(jié)緣《霸王別姬》,成就影史神作
1987年,蘆葦擔任犯罪電影《最后的瘋狂》的編劇。這部戲上映后讓遠在國外的陳凱歌看到了,他便留意起了蘆葦。1992年,陳凱歌拍《邊走邊唱》時,到西安采外景,便通過顧長衛(wèi)找到了蘆葦,希望他能參與自己手上的項目——改編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小說《霸王別姬》,拍一部京劇電影。
“我還納悶問他,‘你為啥找我來了,咱倆又不認識’,陳凱歌說‘看到了你寫的文章,我喜歡’。”那時候蘆葦也常在報刊上寫人物的速寫,兩人相談甚歡,很快達成了合作意向。
陳凱歌和蘆葦?shù)暮嫌埃ㄙY料圖)
“《霸王別姬》是我所有作品里最忠于劇本的。”蘆葦感慨,他一共寫了87場戲,最后剪出來是完全是按照劇本來的,只是拿掉了兩場。
“這也是我跟他合作的條件。我說你不能改我的劇本,你可以提要求,我來改。凱歌非常尊重我的劇本,第一版就很滿意,我后來又寫了第二版。當我追著凱歌要再改第三版的時候,凱歌生氣了,他跟我說,‘你殺紅眼了!’?!碧J葦解釋,哪有編劇主動追著導(dǎo)演要改劇本的?
與李碧華的原著小說相比,蘆葦?shù)墓适掠辛舜蠓膭?,形成了一個經(jīng)典電影戲中戲的嵌套結(jié)構(gòu),故事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文化、人的生存狀態(tài)及人性的思考與領(lǐng)悟。
“我并不是一開始就懂京劇?!碧J葦說,為了研究清楚京劇,他長時間聽京劇,也泡在圖書館里,看各種資料、書籍,直到寫完,用了一年兩個月的時間。
《霸王別姬》手稿,電影已經(jīng)公映30年。(資料圖)
為了更加了解京劇名伶的生活,他專門拜訪了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大師袁世海老先生,聊完后,袁老先生請?zhí)J葦吃了一頓炸醬面。“席間他問我,‘你父親是哪個科班的?’,”這讓蘆葦啼笑皆非,“因為我當時跟他聊得很專業(yè),用詞都是京劇里專門的詞匯,所以他誤會我是出自京劇世家,實際上我父親是當兵的?!?/p>
蘆葦對自己作品很滿意的一點是“看里面的臺詞,沒有一句不是行家說的話”。他認為,創(chuàng)作出來的人物必須讓人信服,為此,他在寫每一個劇本時都查閱大量資料文獻,爭取讓自己成為一個行家。
蘆葦與張國榮的合影(資料圖)
1993年,《霸王別姬》在中國內(nèi)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公映。同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這部電影讓陳凱歌、鞏俐、張國榮等人都迎來了自己的事業(yè)巔峰,也成為了蘆葦最令人稱道的編劇作品。
對青年電影人的激勵: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談到最喜歡的創(chuàng)作類型,蘆葦說:“我最想寫的還是農(nóng)村題材,想講農(nóng)民的故事。”
“我對農(nóng)民很了解,因為我下鄉(xiāng)插隊了三年半,三年半的農(nóng)民沒白當?!边@段知青經(jīng)歷對蘆葦進行鄉(xiāng)村題材寫作的幫助很大,在下地干農(nóng)活的日子里,他積累了農(nóng)民的生活樣本,也積累了對農(nóng)村生活的感悟。因此,蘆葦也希望年輕的創(chuàng)作者們沉下心來去積累生活,理解生活。
蘆葦和青年電影人的對談
蘆葦認為,每一部電影都應(yīng)該是對創(chuàng)作者自己的交代。他注意到,很多編劇有好的想法,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堅持寫完。蘆葦告誡年輕的電影人,一定要寫完,不要焦慮,要用“干架”的精神去解決創(chuàng)作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
不是說年齡大了就“干不動架”了,蘆葦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跟年齡沒有關(guān)系,我寫《霸王別姬》的時候都41歲了。編劇有好想法就堅持把它寫完,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蘆葦說,他在《封神第一部》的年輕電影人們身上,就看到了勇往直前的“干架”精神。最近電影《封神第一部》熱播,蘆葦便是電影的劇本顧問?!捌鋵崒τ谖襾碚f,《封神三部曲》并不是我擅長的類型,但是我非常看重這個創(chuàng)作班子,非常看重這個導(dǎo)演,我也很看重這個項目,因為他們是一群認真拍電影的人。”
在劇組,蘆葦也會為年輕演員開設(shè)座談會,分享傳授專業(yè)知識。更多的時間,他在對每一版劇本提出修改意見。和他一貫的創(chuàng)作思路一樣,他要給劇本做減法,突出人物故事主線,不能有閑篇。最初的劇本人物很多,看完劇本,蘆葦建議人物精簡成7個,故事情節(jié)不發(fā)生在主線人物身上的都砍掉,提高敘事效率,他建議,“姬發(fā)寫成功,整部電影就會成功”。
在蘆葦看來,人性這一主題,是電影永恒的題材。今年已經(jīng)73歲的他,還將繼續(xù)探索人性,感悟人性,創(chuàng)作出更多深入人心的作品。(西部網(wǎng)·陜西頭條記者 王佳禎)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