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是“以為”的意思。
2、以,讀音【yǐ】,左右結(jié)構(gòu),人字部,4畫筆順:豎提、點、撇、點解釋:【用作動詞】用(1)、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相關(guān)資料圖)
3、——《左傳·僖公二十六年》(2)、封疆社稷是以。
4、——《左傳·定公十年》(3)、純以形式。
5、——蔡元培《圖畫》(5)、又如:以手代足(爬行。
6、表示甘愿認錯受罰);以疏間親(關(guān)系疏遠的人離間關(guān)系親密的人);以耳為目(把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2、使,令(1)、向欲以齊事王攻宋也。
7、——《戰(zhàn)國策》(2)、又如:以彰其慢(公開過失);以介眉壽(祝壽之詞);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3、憑借;仗恃(1)、富國以農(nóng),距敵恃卒。
8、——《韓非子》4、認為,以為(1)、我以日始出。
9、——《列子·湯問》(2)、又如:以眾暴寡(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5、做,從事教育事業(yè)最有意義,情愿終身以之的。
10、——葉紹鈞《倪煥之》【用作名詞】原因,緣故(1)、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11、——《詩·邶風》2、無固定職業(yè)的人(1)、以閑民。
12、——《拾雅》(2)、候疆候以。
13、——《詩·周頌》(3)、以色列的簡稱。
14、如:阿以戰(zhàn)爭【用作介詞】把,拿——表示對事物的處置(1)、俱以情告。
15、——《世說新語·自新》(2)、以刀劈狼。
16、——《聊齋志異·狼三則》(3)、又如:以力服人(用強制的手段使人服從)2、依,按,憑——表示動作行為的憑借或前提。
17、猶言憑、根據(jù)(1)、何以謂之文。
18、——《論語》(2)、以殘年余力。
19、——《列子·湯問》3、在,于——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范圍(1)、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20、——柳宗元《斷刑論》(2)、以八月十三日斬于市。
21、——清·梁啟超《譚嗣同傳》(3)、余以乾隆。
22、——清·姚鼐《登泰山記》4、從,自,由——表示行動或變化的起點(1)、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
23、——《潛夫論》(2)、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
24、——《史記》(3)、又如:以下(下等;下層);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5、為。
25、如:以身殉職(為忠于本職工作而貢獻出生命);以為后圓(為以后作打算)6、因為,由于——表示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1)、以貪勤民。
26、——《左傳·僖公三十三年》(2)、吾以捕蛇獨存。
27、——唐·柳宗元《捕蛇者說》(3)、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28、——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4)、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了下文的結(jié)果);以人廢言(由于人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祿而危害身體)7、和,而——表示并列關(guān)系(1)、夷以近。
29、——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2)、載以來。
30、——清·周容《芋老人傳》(3)、一雞瞥來,徑進以啄。
31、——《聊齋志異·促織》8、則,那么——表示條件關(guān)系(1)、戰(zhàn)而不勝,以亡隨其后。
32、——《戰(zhàn)國策》9、才(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33、——宋·蘇洵《六國論》(2)、以至于寸。
34、(才達到一寸。
35、)——《后漢書·列女傳》10、表目的或結(jié)果等智叟無以應(yīng)。
36、——《列子·湯問》【用作助詞】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質(zhì)量、范圍之類的界限日觀以西峰。
37、——清·姚鼐《登泰山記》2、加在句中,表示語氣的舒緩或調(diào)整節(jié)奏微我無酒,以敖以游。
38、——《詩·邶風》3、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語氣夫晴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
39、——《戰(zhàn)國策》4、加在能愿動詞后,類似詞的后綴。
40、如:可以;得以;能以。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