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區(qū)撫市鎮(zhèn)五湖村上寨(荷凹頭)革命基點村距集鎮(zhèn)18公里,距村部11公里,地處永定撫市、湖雷、陳東3個鄉(xiāng)鎮(zhèn)接合部,海拔1000余米。
昨日,沿著蜿蜒小路,記者來到上寨革命基點村,一座百年老宅就出現(xiàn)在眼前。走進老宅,房內的舊物,一下子將我們的思緒帶到革命年代。“這里就是當年毛澤東等人開展革命活動時曾經居住過的房屋‘澤東樓’……”五湖村村主任張勤榮邊走邊向我們介紹。
紅色上寨歷滄桑
1929年5月下旬,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來到永定縣,成立了永定縣革命委員會。同月,金豐農民暴動領導人之一的謝獻球(石嶺村人),在這一帶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府,由張茂煌擔任蘇維埃政府主席。同年8月上旬,紅四軍黨代表毛澤東在上杭縣蛟洋文昌閣指導召開中共閩西一大之后,便化名來到這里。因被敵人發(fā)現(xiàn),8日21日,張茂煌與赤衛(wèi)隊員一起抬著擔架,護送毛澤東從上寨村轉移到岐嶺鄉(xiāng)下山村牛牯勃自然村。
1936年,三年游擊戰(zhàn)最艱苦的時期,上寨村人民群眾聯(lián)合鄰近革命基點村的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支持和保護紅軍游擊隊。革命接頭戶張茂春當時任游擊隊交通員,他與村民們穿過敵人嚴密的封鎖線,把紅軍游擊隊急需的物品送到山上駐地。上寨村人民為奪取閩西三年游擊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長達20余年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上寨村被敵人抓去的壯丁、婦女、兒童有21人,被燒毀的房屋80余間,有10戶人家成了絕戶。
關鍵詞:
永定區(qū)
寨村
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