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歲的姜奶奶住在中山北路283號魯迅園小區(qū),這段時間,她每天都要站在后窗看一會電梯加裝的施工現(xiàn)場,“就快好了,就快好了……”她的兒子紀煌告訴記者,姜奶奶看向窗外時總愛念叨這句話。
魯迅園小區(qū)建成已有30多年,當年是省級機關家屬樓。姜奶奶住在16幢3樓,雖然樓層不算高,但對于90多歲的她而言,近年來上下樓越發(fā)困難。“身體好的時候得有個人扶著她上下樓,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得用輪椅抬著上下樓。”紀煌說,母親考慮到兒女們的不便,近年來越來越不愿意下樓。“有一天,聽說可以加裝電梯,母親顯得特別興奮,叮囑我一定要和鄰居商量著把這件事情辦成。”

和姜奶奶同一單元的12戶居民中,7戶有8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還有和姜奶奶一樣的“90后”,加裝電梯成為他們的迫切愿望。
開碰頭會商量加裝方案,做通一樓居民工作……姜奶奶所在單元的電梯加裝6月份進場施工,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工期較預期有所延長,一周前剛完成電梯井道的吊裝,目前正在進行電梯廊道的施工。“最多再等40天,電梯就可以安裝完畢進入驗收階段,2022年來臨前,母親一定可以坐著電梯上下樓。”紀煌甚是期待。
玄武區(qū)雍園小區(qū)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道路、外墻等逐步“煥新”之時,4部嶄新的加裝電梯格外“顯眼”。“再也不要爬樓了,多好啊!”住在3幢的賀先生感慨。這樣的“幸福梯”讓鄰居們好生羨慕,眼下,小區(qū)又有兩部電梯進入申請程序。
給老樓加裝電梯,破解老百姓下樓難,南京近年來一直下大力氣推進。2016年9月,我市出臺新的《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辦法》,并配套制定了10個具體操作細則,重點突破政策瓶頸和體制機制障礙。2017年,“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納入全市35項民生實事,并在當年3月,專門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市法制辦、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區(qū)政府共同組成的增設電梯工作協(xié)調推進小組,高位協(xié)調矛盾、解決問題。
增設一部電梯的費用目前在45萬元左右。在已經成功完成加裝的案例中,住在7層的住戶需承擔的費用在7萬元左右,這對很多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市在允許業(yè)主提取公積金和使用住宅維修資金增設電梯的同時,政府還掏出“真金白銀”給予支持,2000年以前建成的非商品房住宅小區(qū)加裝電梯,最高可補貼20萬元。
多方舉力,一部部“幸福梯”裝進了老舊小區(qū)。來自市物業(yè)辦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累計有2702部電梯簽訂書面協(xié)議,2447部通過規(guī)劃部門初審,1547部已辦理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1427部已辦理施工許可,在建和完工的超過1300部。(顧小萍)
關鍵詞:
施工現(xiàn)場
加裝電梯
協(xié)調矛盾
規(guī)劃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