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28日起,湘潭市住建局對原湘潭市人民政府測量隊辦公樓等42處歷史建筑開展掛牌保護工作,這標志著湘潭市歷史建筑保護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當天,在雨湖區(qū)窯灣街道人民路25號,原湘潭市人民政府測量隊辦公樓(現市勘測設計院)新添了一塊黑底金字的“湘潭市歷史建筑”保護牌。這棟樓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積450平方米,結構為檐部、墻身、勒腳三段式,紅磚砌筑,造型方正,是湘潭較有特色的蘇式建筑。“作為市城區(qū)首批掛牌的歷史建筑,我院將加大對辦公樓的保護力度,做好相關維護工作,保存好這份獨特的城市記憶。”市勘測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說。

除原湘潭市人民政府測量隊辦公樓外,銀行金庫、杰靈臺、板石巷2號民居、太真芝藥堂、郭東皋墓廬宅墻等市城區(qū)一批歷史建筑相繼獲掛牌保護。據了解,湘潭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經調查摸底,全市共有歷史建筑61處,其中市城區(qū)42處,湘潭縣6處,湘鄉(xiāng)市10處,韶山市3處。
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歷史建筑是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這次掛牌將有利于進一步夯實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加大對歷史建筑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下一步,各縣市區(qū)(園區(qū))將按照省住建廳要求,對公布后的歷史建筑完成分類測繪和數字建檔,形成“一棟一冊”歷史建筑檔案表,并上報住建部信息平臺。明年2月底前,完成《湘潭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 丁玉潔)
關鍵詞:
歷史建筑
掛牌保護
城市記憶
歷史文化傳承